权威媒体 黔西南门户
首页
新闻
政务
爆料
旅游
文化
科教
图片
视频
专题
公告
州情
坚守讲台32年
来源: 时间:2023年06月11日

“请同学们跟着老师,一字一字的朗读黑板上的字……”9月5日,记者走进贞丰县龙场镇中心小学二年级(2)班,书声琅琅,今年52岁的刘艳老师拿着语文课本,正在教孩子们识字。

“每天看着孩子们的收获与成长,当孩子们对我说‘老师,您辛苦了!’一切付出都值啦!”就这样,在教师岗位上,刘艳坚守了32年。


坚守 只为走出大山

“我只希望,我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,都走出大山,到山外面的世界看看。”从事教师职业的初衷,刚刚下课的刘艳把手指向了自己的学生。

刘艳是地地道道的贞丰本地人,从小,家境贫寒,父母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她上大学,她深知大山孩子读书的重要性。每当她看着教室里孩子们那双清澈无邪、渴望知识的眼睛,便会想起曾经求学的自己。

1986年7月,刘艳从安龙师范学校毕业,同年8月,在贞丰县龙场镇三河中心小学任教,从此,她一心一意地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。

“刚开始教书,工资低,很多亲戚朋友都劝说我换工作,可是,教书育人,是让人受益终身的事情,不能计较太多。”刚走出师范校门的刘艳,当别人劝她转行时,任凭别人怎么说,从未动摇过自己立志教书育人的志向。

当上老师后的刘艳,经历了几次工作调动。在龙场镇三河中心小学任教不久,由于工作和政策等原因,刘艳被调到龙场镇下水桥民办小学,工作近10年后,又调至现在的龙场镇中心小学,而这期间,微薄的工资、艰苦的环境等,曾让刘艳感到过迷茫和困惑。

“我们这些地方本身就穷,很多教师不愿意来,连我这样的本地人都要离开学校,那谁来心疼这些孩子呢?”

“我是过来人,我知道读书对山里的孩子意味着什么,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希望走出大山。”

刘艳说,穷孩子不能穷教育,再苦再难和教育学生这件事相比,什么都抵不过。


关爱 陪伴学生成长

“一个讨学生喜欢的老师,必须要先学会关爱学生,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。”在刘艳的“教育经”里,她把关爱学生放在了教学的第一位。

刘艳说:“关爱学生,就是要和学生做朋友,陪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,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,因材施教。”

“家访是关爱学生的第一步,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。”刘艳不仅这样说,也是这样做的。

班里的张华均和李林一直成绩优异,可不知什么原因,有次考试成绩下滑厉害,刘艳为了搞清楚原因,就在一天下午放学后,顾不上回家,便到离学校较远的小屯镇头猫村对两个同学进行家访。

“当时,两位同学都是因为家里穷,心里有了负担,没有心思上学,说不想读了。”刘艳说道,通过走访后,找到了根源,然后她开始耐心地做思想工作,在她的开导下,两个同学都想通了,答应好好上学。

“当时不放心她一个人,请了两个老师陪她去家访,他们那天回来的时候,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,摸黑回家的。”说起刘艳,刘艳的同事刘广对她竖起了大拇指。

“刘老师对我们非常关心,传授我们知识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。”正是对学生的关爱,刘艳教过的学生对她都十分敬爱,已经走出校门的学生王新春说道。

课堂上的刘艳,已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。她努力将掌握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,每个知识点都从学生易学习的角度出发,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,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。

“学生没有好与坏、没有差与优。”刘艳解释,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更好地教学,平等地关爱每个学生,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,学生才会愿意学习和主动学习。

刘艳对学生如此用心,源于她对教育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。


帮带 延续大山教育

“刘老师为学校做了很多事情,她用行动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!”对校长郭雪春来说,刘艳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和先进,一个难得的“宝贝”。

“我从其他学校调到这个学校,有很多不适应,多亏了刘老师,利用课余时间,耐心指导,带我很快进入了角色,适应了学校的教学工作……”提及刘艳,龙场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何安琴说出了感谢的话。

“刚来的时候,她觉得孩子调皮,课难上,不知道咋办。我就教她如何和孩子们建立友谊,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里。”说起何安琴,刘艳对这个“徒弟”现在的表现打了满分。

原来,在龙场镇中心小学,有一个规矩,刚到学校任教的年轻老师,都要由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带一段时间,通过校内“师徒”对接培训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、老教师传帮带作用,使新教师尽快成长。

“我们也叫‘青蓝之约’,帮带的老师要从备课、上课等环节精心指导,从而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。”刘艳说,通过这样的方式,就是要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大山小学的教学工作,延续大山教育。


(责任编辑 魏浩然)

首页
新闻
政务
爆料
旅游
文化
科教
图片
视频
专题
公告
州情

  手机版
      @2000-2020 中国黔西南 版权所有